毫無目的的存錢,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!
有八成的日本人認為:儲蓄並非出自明確的目標,而是為了以防萬一
銀行簿子裡有再多錢沒去使用它,那存錢的意義到底在哪裡?
錢只是一個達到目標的方法及手段,單純的“有錢”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及充實感
你如果不知道你為什麼要存錢,你可以想想『你想要做什麼?這樣需要存多少錢』
不管是計畫買車還是買房,這都是具體的目標,是你可以有自信往這條存錢道路邁進的原因!
『儲蓄』真的可以帶來自信?
在某方面來說,金錢是可以讓人變得有自信,當逛超過自己金錢能力負荷的名牌店的時候,會不會有拜託店員不要來的感覺;但是當走到自己有能力負荷的店家時,就感覺走路有風?
但是當你的自信是來自於金錢,會很容易因為“外在慾望”與“外在樣貌”成為“金錢奴隸”
要如何把錢花出去又自己留回來,最重要的就是花自我投資及對別人的投資上面,唯有能力才是自信的泉源
不是不提倡儲蓄,而是要有“明確”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存錢,這筆錢是為了什麼?
不是不提倡花錢,而是要把錢花在可以回流的地方,而不是變成煙花消縱即逝的撒錢
如何讓錢自己“回流”的秘訣
把握兩大原則,把錢”集中“在”特定的興趣圈“裡,當對自身的興趣作出投資,產生去實作的動力就會更大,因為你應該不會花時間在不感興趣的事情上面吧?
『實際做出行為』才能開始讓自己的興趣產生實質上的回饋,不管是金錢上或者成就感上
如果只窩在自己的圈圈裡,沒有把興趣讓別人看見,無法幫助別人,更無法產生”金錢回流“
不要為了多存一點錢捨棄掉自己的興趣,存錢是為了有追求目標與理想的目的,當願意把錢投入在自己的未來,花出去的錢自然就會用其他的方式回到你身邊。
對了,從興趣賺到的錢要繼續投入在此興趣中,讓興趣繼續變得更加專業,讓這個螺旋不斷地繼續轉動。
為什麼成功的人都善於付出?
你有試過利用自身興趣為他人做出貢獻的感覺嗎?舉我自己為例,我創立了”新鮮理財人”,在這裡分享我的學習過程,同時也能幫助在學理財的朋友,得到讀者的回饋可以讓我快樂一整天。
研究指出在幫助他人的同時,腦內的『尾狀核』與『伏隔核』會出現活性化,這是產生喜悅時候有的反應,所以當幫助別人的同時,也是幫助自己能感受更快樂
“利他行為”不一定要犧牲自己成就他人,給予者有分“頂層給予者”與“底層給予者”
頂層給予者是將共享利益做更大的人,像是把100分的利益擴大至300分,可以分享給更多的人,自己或許可以留下100分
但是底層給予者,雖然也是給予者,但是很容易變成索取者利用的對象,像是100分的利益,卻把90分留給別人,10分留給自己
最後,本書帶給我最深的話
20~30歲的我們,比起存錢更重要的是把錢用在累積自身經驗、體驗和學習上,才能讓自己成長茁壯,這個投資報酬率比把錢存在銀行還要高!
想知道如何開始讓興趣螺旋打開的工具:利用興趣,開始用網站打造收入
看完介紹,想要自己買回家再細細品嚐:花掉的錢都會自己留回來
更多新鮮理財的文章
這本書聽說超棒的,有很多名人也都有推,他早已列入我的書單內,尤其是我最喜歡裡面版主所提到的投資自己的興趣,再讓興趣轉換為金錢,這點,我超級喜歡的,因為我本身就是這麼做,這感覺真的超級棒的
感謝版主分享的好書
投資自己的愛好和興趣絕對是最好的投資
當自己有辦法透過興趣得到成就感或是財富
真的會形成一種正向循環
更激勵自己
非常認同版主所說的,要知道金錢只是一個工具,必須要讓它流通才能帶回更多的錢進來,錢存在銀行不會創造任何的價值,因為根本趕不上通貨膨脹。
謝謝版主的分享,這篇文章需要更多人知道!
這本書一直都是我的書單當中
非常認同第一點,時常在工作的時候感到自卑
但是那個自卑並不是工作能力不好
而是我沒錢….
謝站長好書推薦,一本好的書可以讓人的觀念改變進而學習更多,要想辦法用錢生錢
把金錢花在讓自己累積經驗這句話寫得太棒了 有時候省下的錢並無法幫我們前進 投資自己永遠都是最好的選擇 非常感謝版主推薦 大推
以前不董花出去的錢會留回來這件事,主要是都投資錯項目,必須找到自己有興趣的,並且持續付出行動的,這樣錢真的會回流~
之前把賺到的錢都花在外在上面 總覺得這樣才會讓別人看得起!
但真正跟你很好的人並不會看你外表的那些東西
後來也是把金錢拿去做學習 交到的朋友都很棒!